close
新年讀新書 大家一起來充電

新年不只穿新衣,更要讀新書。本刊介紹剛出版、或即將出版的七本新書,內容涵蓋新春民俗、科技新知與社會趨勢。讓讀者既過個好年,也能在新的一年的開始,迅速掌握人生方向與世界趨勢。回到古代 宋朝皇帝沒年假過一個歡樂的宋朝新年。圖/時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年假睡到太陽曬屁股還不起床,好幸福。你可知道,貴為九五之尊,宋朝皇帝不但沒有年假,元旦還要起個大早。因為懷舊,現在什麼都要「穿越」。大陸八○後歷史學者李開周,過年前在台灣出了本「回到宋朝過新年」,帶著讀者「穿越」回到古代,看看宋朝人怎麼過年。為了讓國家機器正常運轉,即使是中國人最重視的新年,官員也必須輪值上班。宋太宗雍熙二年(西元九八五年),朝廷宣布「元日給假七日,休務一日」。意指官員有七天年假,除了大年初一那天不用值班,其餘六天要輪值。官員尚可輪值,皇上哪來代班人?新年天天上班不說,正月初一還得起個大早。因為就在這一天,朝廷要舉行規模龐大的「元日大朝會」。按照南宋「夢粱錄」記載,正月初一那天凌晨四時還不到,睡不飽的皇帝已穿戴整齊,在宮殿裡祭拜上天。半小時後,文武百官加上外國使節進宮向皇帝拜年。可以補個回籠覺嗎?這可不行,皇上得賜宴,率領群臣聽歌看戲。要到下午一、兩時,皇上才可以得空小歇。看完本書,你應該會同意,身為現代升斗小民,其實還挺幸福的。廟堂之美 台灣門神點將錄台灣門神圖錄。圖/貓頭鷹提供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美學家蔣勳曾說,他美學的啟蒙是台北大龍峒保安宮;廟堂所繪的壁畫和門神,開啟了他的想像力,扎下他的美學基礎。又到了一年一度跟台灣眾廟宇「交關」的時刻了,不妨從廟堂的第一眼─門神開始,好好探索這個台灣美學寶殿。文史工作者康諾錫花廿年走遍全台數百間廟宇,蒐集五百張圖片、一百五十組各具特色的門神,完成「台灣門神圖錄」。門神不只守護唐太宗的秦叔寶、尉遲恭,包括四大天王、四大元帥、四大鬼王、孫悟空、八家將,或是各朝各代宮娥,都可能當上門神,守護廟宇以及你我的童年。康諾錫指出,門神是中國民間最流行的神祇之一。歷經千年演變,門神發展出各式各樣的形象,擁有自己的故事。光是看不同朝代的宮娥門神,從其服飾與長相,便能一窺當時大眾的審美觀。門神也投入現代最夯的文創產業。貓頭鷹出版社運用此書圖錄,推出「台灣門神出入平安海報盒」,仿照宮廟大門對開設計,將眾門神製成精美海報、並附上門神小履歷。讓門神走下廟門、來到你我身邊,繼續永恆的守護使命。顛覆世界 共享經濟正崛起共享經濟時代。圖/商周提供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將家中空房租給短期旅客、將閒置停車位租給需要者、或在假日開放花園讓遊客觀賞…這些小小卻溫暖的舉動,正在慢慢顛覆眼前的世界。在全世界,眾多共享平台正興起。打垮百視達、顛覆傳統影音產業,剛進軍台灣的Netflix便是一例。Netflix提供的影音串流平台,透過網路讓資源提供者和需求者直接搭配,避免遭中間商剝削利潤。背後所代表的,是共享經濟時代的崛起。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指出,「共享經濟即將顛覆絕大多數的服務業。」專家預言,未來十年,共享經濟的經濟規模將成長到三三五○億美元。共享經濟的消費模式,「曾經擁有」代替了「天長地久的占有」。作者亞力克斯估算,全球企業每年投資五千億美元的行銷預算,引誘消費者買東西。共享經濟卻鼓勵消費者「共享」而非「買」,讓傳統行銷成為泡影。共享經濟鼓勵人們充分運用閒置資源,創造永續消費;購物需求因此下降、資源獲得充分利用。迎接這樣一個新的時代,讓我們從新年開始,學會分享與珍惜。告別情傷 互動療癒解心結「前任情人給他死」書封。圖/好的文化提供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舊的不去,新的不來,這個定律也包括情人。農曆新年和西洋情人節差沒幾天,若剛跟前任的男/女友說再見,又不想被肉麻情人節搞到內傷;趁著年假快快讓情傷退散,本書是最快速的療傷工具。想讓舊情人上斷頭台吧?太麻煩了,把他/她的照片貼在書中所繪的的斷頭台就好。下地獄也不錯,快來看看他/她的照片適合放進十八層中的哪一層。然後在「墓碑」上寫上他/她的名字,低頭默禱,撕下紙頁,開始自己的新生活。吃團圓飯時,家人問起她怎麼回答?前男友留下的雜物該怎麼處理?在餐廳巧遇他/她帶著新情人怎麼辦?本書也提供兼具幽默與睿智的答案。這是一本融合著色書、紙雕、摺紙,可讀、可寫、或剪、或撕的互動療癒書。生於西班牙的作者蕾貝卡認為,透過一頁頁手腦並用的美勞,讓失戀者勇敢面對心中的結,畫出來、剪下來、撕下來、吼出來、哭出來。經過這一場儀式,你能真正放下,不再用負面情緒折磨自己。思想危機 網路殺死創造力?網路讓我們變笨。圖/貓頭鷹提供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如果你不是用紙頁讀這段文字,小心,根據最新科學研究,網路不會讓你變聰明。你是否經常一下滑手機Facebook、一下用Google查資料、一下回Line訊息、一下又寫兩句報告,再轉貼新聞連結。光是處理這些訊息,就占滿了你的時間和思緒,甚至讓你超過一個月都沒辦法讀完一本書?在書中,美國科技評論家卡爾結合人類智能史、腦神經科學和文化評論,提出大哉問:我們在享受網路帶來的寶藏之餘,是否犧牲了深度思考和閱讀的能力?卡爾指出,相對於紙本書籍讓我們集中注意力,促成深度又有創造力的思考,網路鼓勵我們以游擊戰到處採集細碎資訊。儘管我們閱讀速度愈來愈快,資訊來源也更廣博,卻也更容易遭干擾打斷,更失去了專注與沉思的能力。如今,人類愈來愈多的人生體驗,是透過螢幕上閃爍的電波與符號完成。人類在享受便利的網路生活之際,卻面臨了更大的思想危機:身為人所享有的知性與感性,正在慢慢消逝。城市溫床 病毒就在你身邊50種致命傳染病。圖/聯經提供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醫療科技不斷進步,令人聞之色變的致命傳染病卻從未消聲匿跡。流感、伊波拉、登革熱、SARS、諾羅病毒、金黃色葡萄球菌…它們不再只是醫學名詞,而是存在你我之間。醫學記者摩爾解讀,我們所在的擁擠城市,大眾運輸系統相互連結,正是疾病滋長的絕佳溫床。由於人口過多和開發森林的欲望,人類必須和其他物種同住,讓先前只棲息於動物體內的微生物與病毒,得以躍入人體。許多致命病毒就潛藏在你我身邊,它們殺不盡也滅不光,唯有認識它、了解它,我們才能學習保護自己。本書回顧了人類歷史上所有的自然殺手,詳細解說世界上最為致命的病毒和細菌性疾病。包括專家對未來病毒可能爆發與蔓延的看法,並以圖表說明流行地圖、危險性、臨床症狀等,讓一般民眾輕鬆理解。

新聞出處---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7009/1476327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operwallad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